来源:保定日报 通讯员 张平
1月15日,英利迎来31周岁生日。上午九点,庆祝英利成立31周年暨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在电谷国际酒店会展中心举行,近千名英利代表共同见证英利31华诞的隆重时刻。
新葡亰8883ent召开成立31周年暨2017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英利,1987年1月15日成立,1998年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1999年承接国家首个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2007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7年参与发起全球首个零碳研究机构——零碳发展研究院,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光伏企业之一。
英利发展的31年是风云激荡的31年,从化妆品专营店到民族制造业的代表,英利人用自信与执着形成强大的气场,31年的发展中经历过高峰与低谷,体悟过辉煌与磨难。在过去的两三年里,英利经历了不平凡,渡过最艰难的时刻,同时为新英利奠定了基础。
成长回顾
20世纪80年代,英利创始人苗连生参军报国,转业下海,成立英利化妆品专营店,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第一批吃螃蟹的创业者。
1998年,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尚不明朗,英利逆势而上,进入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并于1999年承接国家第一个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开启了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借助政策拉动和战略远见,英利迅速成长:2003年出炉中国第一块多晶硅锭,2004年二期扩建项目奠基,2006年三期500兆瓦项目奠基,2007年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光伏行业的发展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休戚相关。2008年,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英利打响“三大战役”,快速突破:2009年,四期800兆瓦项目奠基、海南英利奠基、第一吉瓦组件下线。面对异常火爆的光伏市场,英利推进“百日会战”,占领行业制高点;在各国大幅下调补贴政策的背景下,英利进攻欧美亚和国内市场,发起一场光伏行业大战。2010年英利的国内市场份额大幅增加,连续四年成为国内光伏市场最大供应商。通过快速产能扩张,2011年组件实际产能超2000兆瓦,英利确定了在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军地位。
此后,英利坚持光伏主业速度不减,并不断开展混业经营,从“发电”到养殖,从酒店、商贸、物流、地产再到融资租赁、文化传媒,英利混业经营战略稳步推进,不断为集团整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形成多元产业支撑。
2010年、2014年英利赞助世界杯,“中国英利、光伏入户”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性普及,实现了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的重大跨越。
2015年英利光伏主业爆发财务危机,处于债务重组状态下的英利备受业界关注。在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主要债权银行的支持下,英利引进战投的同时,凭借近30年走出的以技术驱动、质量保证、深耕创新、品牌引领的绿色发展之路,保持了稳定经营状态。
2016年,英利通过变革创新释放活力,打造“新英利”,培育“新动能”。2017年,英利三十而立、涅槃重生,以凤凰计划、军事体验基地、城市分布式、人工智能等为重要内容的新英利逐步呈现。同时,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参与发起零碳发展研究院,推动零碳理念全球化。2018年是英利第二个30年的发展元年,集团以太行凤凰谷·中国零碳小镇为发力点,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新英利,扬帆起航。
创新驱动
创新是英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英利攻坚克难、保持技术领先的密钥。中国第一台线锯设备、第一台铸锭炉、第一台全球最大的油加热层压机、第一块240公斤硅锭,都相继出现在英利,成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性事件。
多年来,英利掌握了从高纯硅材料制备、高质量晶体硅生长、超薄硅片切割、高效太阳能电池、长寿命光伏组件到光伏发电应用系统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光伏组件产品和技术研发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同时,英利开展纳米、石墨烯等引领产业变革的新技术研发,预计到2020年度电成本可降至0.4元以下,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在应用端,英利八代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产品引领了让建筑更绿色、更环保的风潮。在BIPV的建筑设计方面,英利获得国家授权的专利47项,已参编标准9项,其中正式发布的有5项。
英利拥有“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能源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的顶层创新、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中坚层创新、以一线员工创新为基础的基层草根创新,形成三层创新体系,赋予英利强大的科技优势。多年来,英利累计研发投入达30亿元,科研用房超过6万平方米,研发设备总值近2.6亿元,投入20多亿元构建三层创新体系,培育了1500人的大技术团队,连续举办三届技术创新博览会。
截至目前,英利主持制定和参与制定IEC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各类标准共计77项,位居行业前列。在项目申请上,PCT国际专利申请13项,中国专利2260项,1976项专利获授权,自2012年至今,英利已连续6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国内光伏行业第一。得益于创新驱动战略带来的积极变化,2017年英利全年实现组件销量近3吉瓦,累计发货量突破20吉瓦。
质量保证
作为具有投资属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品,光伏组件质量直接决定着用户的收益。英利关注产品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在生产车间,“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顾客,上道工序要为下道工序服务”的质量意识贯彻在每一道工序里。对质量要求苛刻的绩效考核,促使产业链从上到下严格把关。
为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自2003年起,英利连续15年举办“质量月”活动,依托SPC系统建起全程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所有产品质量可控制、可追踪,提供25年的质量承诺,是海关总署审批的AA类企业,在世界100多个《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签约国享受便捷的通关待遇。同时,英利在业内率先推出光伏组件全检,113个生产制造控制点覆盖整条产业链,产品通过了欧洲TUV莱茵认证、北美UL、CQC全玻认证等权威认证。
英利引进世界先进的多晶铸锭、单晶拉棒、硅片切割、电池片生产及组件制造设备,确保生产多种型号、功能结构的产品;齐全的检测、实验设施,满足产品所有检测和实践项目,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生产一流产品奠定基础。
英利创始人苗连生强调,企业发展的首要责任是向社会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2005年,英利连续两次参与国家可再生能源立法研讨;2013年,英利作为中国首家、全球第一个光伏企业加入WWF“碳减排先锋”项目,主动无条件承诺大幅节能减排,提前完成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削减目标;2016年,英利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编制光伏行业首个清洁生产标准《光伏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首款智能无热斑、熊猫双玻、黑硅组件、IBC60片组件、12栅线组件、G/S太阳能屋顶瓦、“全能冠军”系列等高科技含量产品的畅销,成为英利产品质量的有力证明。
品牌引领
从制造到质造,从产品到品牌,英利在31年的发展历程中,把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跟随时代变换战略。
2009年,英利判断光伏产品将逐渐从大型地面电站向光伏屋顶转移,率先提出全球化品牌战略,选择足球作为营销手段。2010年、2014年英利赞助南非、巴西两届足球世界杯,实现从产品营销到品牌营销的跨越。“中国英利、光伏入户”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全球性普及,使英利品牌在全球的知名度大幅提升,刷新了世界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以英利主品牌为辐射,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出易通科技、嘉盛光电BIPV、英利因能等多个子品牌。通过子品牌的构建,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和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以精准的定位、沟通与销售占领细分市场;将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重新整合趋于扁平化,使集团化整为零,集中优势资源,获得更快的反应速度。建立子品牌即从市场战略层面上开辟新战场,延续企业生命,覆盖更广的受众群体。如今,英利在全国25个省份设有省级公司,在全球设有31个分支机构,产品服务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社会责任
31年来,英利承担和践行企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履行环境责任,累计向灾区、贫困地区、国防、文化教育和体育事业捐赠款物1.5亿元。
在光伏行业寒冬期,多家企业破产倒闭,英利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让一名员工掉队”,并保障员工收入逐年稳步增长。集团旗下易通公司为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再就业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被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命名为“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
多年来,英利积极回馈社会,为西藏牧民捐赠400套户用独立式发电装置,他们从此告别了酥油灯,被央视称为“牛背上的太阳”;为甘肃会宁三房吴中学捐建的光伏电站,使877名师生告别了蜡烛和煤油灯,探索出“光伏+扶贫+教育”的发展模式……
为逐步恢复三江源区的生态功能,解决三江源的生态保护问题,英利向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捐献了一座太阳能光伏独立电站及日常的光伏产品,满足保护站用电需求,解决区域内牧民因燃料不足而造成生活生产的不便和困难,保证了环保、勘测工作的开展。
“绿”动全球
深耕光伏20年的英利,以“生产老百姓用得起的绿色电力”为使命。在全球,超过17吉瓦的英利光伏组件为各类用户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7%左右。平均每年可发电约200亿度,每年预计为全球减少12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停驶约250万辆小型汽车或植树6亿多棵。此外,英利扩展零碳市场应用,开展“地球一小时”、低碳科技生活展、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向公众普及传播零碳知识。
2017年7月6日成立的零碳发展研究院,旨在建立一个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标准输出、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平台;2017年11月21日,英利与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项目管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建设我国首个零碳小镇项目——太行凤凰谷·中国零碳小镇。该项目建设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主导,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规划设计、融资服务、产业合作等,英利负责产业导入。零碳小镇总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0万,汇集绿色能源、电子信息、军民融合、田园综合体等产业,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智慧新城示范区。
此外,依托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英利专利申请超过2000项,建设了一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低碳示范项目,拥有从生产端到应用端的完整数据库……夯实了零碳发展的基础,零碳理念惠及全球。
新起点、新征程、新担当。2018年,英利在“创新、包容、融合、发展”的主旋律下,将依托太行凤凰谷·中国零碳小镇,实现公司从光伏制造商向智慧城市综合方案提供商的新跨越,推动品牌重塑,构建零碳共同体。